乙肝是一種常見的肝臟疾病,很多患者都關心乙肝是否會遺傳給下一代。下面讓我們來聽聽鄭州專業(yè)肝病醫(yī)院的解讀。
一、乙肝不是遺傳病
從醫(yī)學本質上來說,乙肝不屬于遺傳性疾病。遺傳是指基因通過生殖細胞傳遞給子代,導致子代具有與親代相同的疾病相關基因特征。而乙肝病毒(HBV)是一種外來的病原體,它主要通過特定的傳播途徑感染人體,而不是通過基因遺傳給下一代。
二、乙肝的傳播途徑與母嬰傳播風險
- 傳播途徑概述
- 乙肝主要通過血液傳播、性接觸傳播和母嬰傳播。血液傳播包括輸血、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醫(yī)療器械等導致的感染;性接觸傳播是由于乙肝病毒存在于精液和陰道分泌物中,在無保護的性行為下可能感染;母嬰傳播則是乙肝從母親傳播給嬰兒的一種特殊途徑。
- 母嬰傳播的具體方式
- 宮內感染:這種情況相對較少,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發(fā)生。例如,當母親的乙肝病毒載量非常高時,乙肝病毒有可能透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,從而引起宮內感染。不過,隨著現代醫(yī)學對乙肝病毒陽性孕婦的管理和干預措施的加強,宮內感染的風險已經有所降低。
- 分娩過程傳播:這是母嬰傳播的主要途徑。在分娩時,嬰兒要經過母親的產道,會接觸到母親的血液、羊水和陰道分泌物。如果母親是乙肝病毒攜帶者,這些體液中可能含有乙肝病毒,當嬰兒皮膚或黏膜有微小破損時,病毒就會乘機侵入嬰兒體內。例如,在自然分娩過程中,產道的擠壓和摩擦可能會導致嬰兒身體局部出現微小傷口,增加感染風險。
- 產后傳播:主要是通過母乳喂養(yǎng)。母乳中可能含有乙肝病毒,所以對于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陽性的母親,尤其是乙肝大三陽的母親,醫(yī)生一般會根據具體情況評估是否適合母乳喂養(yǎng)。如果母親的乳頭有破損或者嬰兒口腔黏膜有破損,母乳喂養(yǎng)時病毒傳播的風險就會增加。
三、如何阻斷乙肝母嬰傳播
- 孕期管理
- 對于乙肝病毒陽性的孕婦,在孕期需要進行密切的監(jiān)測。醫(yī)生會檢查孕婦的乙肝病毒載量、肝功能等情況。如果乙肝病毒載量較高,可能會建議孕婦在孕期服用抗病毒藥物,以降低病毒載量,減少母嬰傳播的風險。例如,常用的替諾福韋等藥物可以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復制。
- 分娩方式的選擇
- 雖然自然分娩和剖宮產都不能完全避免母嬰傳播,但對于一些乙肝病毒載量極高的孕婦,醫(yī)生可能會根據具體情況建議選擇剖宮產。不過,剖宮產并不是絕對的阻斷措施,只是一種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降低感染風險的選擇。
- 免疫接種
- 新生兒出生后,及時接種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(HBIG)是阻斷母嬰傳播的關鍵措施。乙肝疫苗可以刺激嬰兒的免疫系統產生抗體,而HBIG則可以直接提供抗體,對入侵的乙肝病毒進行即時的中和。一般在新生兒出生后的12小時內(越早越好)接種HBIG和第一針乙肝疫苗,然后按照0、1、6個月的時間間隔完成后續(xù)兩針乙肝疫苗的接種。
總之,乙肝不會遺傳給下一代,但存在母嬰傳播的風險。通過科學的孕期管理、合理的分娩方式選擇和及時的免疫接種等措施,可以有效阻斷乙肝的母嬰傳播,保障新生兒的健康。